读书笔记(五十八)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 点燃观众的想象力
背景:
最近比较关注写故事的能力,于是看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这本书。
起初原因是我在做备稿演讲时,发现自己写故事的能力较弱,每次写故事绞尽脑汁都很难想出内容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发觉得故事的用处很多,故事能力很需要实践落地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去。
通过这次学习,我希望提高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并用于各种场合中,包括演讲、交流、分享、家庭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去。
最终我希望我能以故事的形式将生活中的所有“枯燥”都转化为“有趣”,把一切“刻板”转化为“生动”,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概述:
本篇总结《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下半部分,主要内容是: 1.讲述祖母的故事 2.“发生了什么”相机故事法 3.如何描述细节
内容:
简单回顾下前文,前面我们讲了障碍的倾听与释放,以及倾听和讲述的关系。这些都为我们创作故事和讲故事做好准备,通过识别障碍再释放障碍,可以让我们更好讲故事,通过了解倾听和讲述的关系,我们知道了讲述时的关键就是:与观众沟通。这篇文章主要来讲一讲,如何写故事。
讲述祖母的故事
作者提倡朋友们讲述祖母的故事,他建议通过讲祖母的故事来入门故事法。对于这种方法,我认为可以作为团队成员沟通的培训课程,至于用在练习写故事上恐怕效果不大。
他认为,我们可以将自己想象成祖父母,然后做自我介绍。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告诉我们你的名字。通过站在祖母的立场去了解她的生活和状态,这使得祖母变得更加人性化。
他说,“讲述祖母练习让我站在我祖母的立场去了解,她眼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她认为自己的生活代表了什么,她经历了什么。我觉得我们大部分时候把祖父母看作是某种象征,而不是真实的人。我们可以通过设想自己就是她,再来谈论她的生活会有很大的不同。在我眼中,她变得更人性化。”
(祖母故事的启发图)
通过讲述祖母故事的练习,我们可以得到7个启发: 1.倾听和讲述之间有一种互相关系 2.倾听是一种才能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4.每个人都有讲故事的能力 5.讲故事的基本原则对任何人都适用 6.故事可以用信息片段来构建 7.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不擅长讲故事,都会发现讲故事是我们天生就具备的能力。
(在工作中讲故事的好处图)
书中在这里提到很多案例,是关于在工作中讲故事的案例。大部分案例中的主角都是因为沟通不顺利而导致团队难以形成好的氛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化解工作中的难题。
作者说讲故事能够推动变革,这其中一些力量在于,如何通过意识到倾听和说话之间的互相关系来重构我们的沟通,有些则来自故事本身。故事为我们与工作中的同事建立新关系提供了桥梁,也使我们多维度化。它们通过层层剥离来揭示普遍性,可以在任何团队的沟通以及持续的富有成效的关系中发挥催化作用。
在工作中讲故事可以让我们通过倾听和讲述与对方建立沟通,同时建立起了新的关系桥梁,也使得我们有更多维度化的交流和思考。富有远见的管理者通过故事提升洞察力、分享知识,并利用故事建立真正的联系。
(为什么要分享真实的故事图)
然后作者聊了聊,我们为什么要分享自己的真实故事。
其实分享真实的故事是打破“为保护自己而筑起的防御墙”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通过分享自己的真实故事(故事改编后更精彩)我们不仅可以审视自己,不断调整情绪调整认知,也能做到影响周围的人。
书中介绍了许多这种分享自己故事的案例,他们把自己的真实遭遇讲给大家听,同时他们打破了局面迎接恐惧,用真实的人性去展现脆弱与强大打破了关系僵局,让倾听者更喜欢更了解讲述者,同时也释放了自己。
“发生了什么”相机故事法
作者多次提到叙事法,这个方法是贯穿故事法始终的方法,其中的技巧就是用“发生了什么”相机。
我们在运用叙事法时,创作的故事是对“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作回答,这个方法指导讲述者,只讲述能够看到、听到、品尝到、摸到、或闻到的事实。用“发生了什么”方法讲故事指的就是,将实际发生的事件与人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或触摸到的事件联系起来。
(为什么要剔除判断-图)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是,当我们说出想法和感受时会遭到观众的不同观点的反对,这会引起不必要的倾听障碍,从而导致整个故事情节没有被完全的倾听。因此在这种讲故事的方法中,判断、评论、观点和批判都必须被排除在外,要完全依赖于事实描述能力来带领听众在故事场景中进行感官探索。
简单来说就是,说出实际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你对所发生事情的想法或感受。即不带判断、评论观点,批判,说出实际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对所发生的事的想法和感受。
作者称这种方法为,“发生了什么”照相机。
(发生了什么相机图)
1.你听到了什么? 外部的声音?还是你对别人说了什么?还是别人对你说了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 描述你看到的周围的东西,包括环境、颜色、形状、布料等。
3.你尝到了什么? 你尝到了什么?描述食物、饮料、味道。
4.你闻到了什么? 周围有什么气味?
5.你触摸了什么? 描述触摸到的材质和感受到的温度。
回到自己的身体,描述这种感觉。
(相机无法拍摄到的内容图)
感受:情绪,感受和内在体验(不是想法)。
解释:主要基于我们对事物的理解。
判断:基于我们对某些思考方式或观察他人的倾向,对某人进行客观化、限定或描述的倾向。
观点:未必基于事实或知识的观点或判断,一般性看法。
辩解:试图用逻辑推理证明(行动或态度)。
评论:对某一事件或情况所表达的意见或做出的解释。
内心想法:这些想法包括以“我心里想”或“我对自己说过”开头的评论。
这些是讲述“发生了什么”值钱常用语句。当你使用“发生了什么”相机时,
就不需要这些口头禅了。“你可以说‘我们去院子里吃午饭’,我说‘享受美好的天气吧’。”
在“发生了什么”照相机镜头下,能拍到许多真实细节,包括听到的、看到的、尝到的、闻到的、摸到的,同时照相机也无法拍摄到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包括感受、解释、判断、观点、内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