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三十八) 《非暴力沟通》#1 - 观察并表达感受
背景:
我观察到自己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有诸多问题,工作和生活上出现了比较大的瓶颈。为了帮助自己成长,我看了些表达和沟通方面的书,其中三本最为经典《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说话的艺术》。细细品读了这三本书并且收获满满,分享出来希望同大家一起学习。
自从看完书后,反观自己以前的沟通技巧和表达方式,明白了以前自己在这方面的认知有比较大的错误,回想起来可以用愚蠢来形容。
既然有这么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方式,我希望将这些方法和技巧实实在在的落地到实际生活中,让生活、工作、学习更美好。
下面我就以《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为主线,来阐述我们在沟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
正文:
开头我同作者一样对这个世界有个疑问,“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于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人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我认识到我们的话语及表达方式对周遭有着巨大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话语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很大可能就会成为互相伤害的开始。
非暴力沟通可以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这样我们就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做出反应了,而是先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言语。这样,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了他人。每一次互动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还能促使我们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在平时的交流中,当我们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
然而,如果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互相伤害,避免“暴力”。
那怎样才能做到在沟通时专注于观察和感受呢?
作者提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评判或评估。
- 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兴奋等。
- 然后,说出哪些事情导致那样的感受。
- 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
这四要素并不是什么固定的公式,它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情况做出调整,其关键是对这四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暴力的表达蒙蔽了爱
我们的话语和表达方式中常常会致力于满足我们的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这些都是我们说话和表达的习惯造成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觉醒、改善来改变这些习惯。
下面作者举例了一些我们沟通中的一些习惯性错误:
1.说话的言语中附带着评判
我们习惯于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
当我们以附带评判的方式提出主张时,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加难以满足。即使对方接受批评,做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价值观但不要夹杂着评判。
实际上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例如美国把前苏联看作是致力于摧毁美国生活的“邪恶帝国”。而前苏联则将美国看作是试图征服他们的“帝国主义压迫者”。其实双方都没有承认内心的恐惧。
与他人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当你在言语或表达中夹杂着比较时,例如与他人比较身高、体型、成就、财富,无论自己还是对方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同时蒙蔽我们对人对己的爱。
2.话语中带有回避责任的意思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是负有责任的,但是人们却在言语和表达中常常广泛使用“不得不”、“你让我”这类短语来试图回避责任。
例如:“我不得不打扫房间”、“是老板让我做”、“是学校规定所以我不得不做”、“是朋友们让我抽烟”等等。
当我们以这种回避责任的方式表达时,常常会让人感到我们在逃避责任,是个不负责任的人,缺少了爱。同时,这种表达方式也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3.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例如作为父亲,我的职责就是管教孩子。可是我发现,我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的期待生活,实际上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
是的,我们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我们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们。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言语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更糟糕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于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
举个例子,对贵族、沙皇、国王来说,将臣民训练得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不应该”、“应该”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的人。即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
区分观察与评论
第一要素,观察
在沟通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如果将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就倾向于听到批评,并且产生逆反心理。
举个例子,有人说他是一个懒惰的人,实际上只是他的行为是懒惰的;再如,有人说他是个愚蠢的孩子,实际上只是他懂的事情与我们不一样。
这些带有负面标签的话语会伤害到对方。
不仅负面标签会产生消极影响,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例如,用“厨师”、“客服”、“清洁工”一词来定义一个人。
也就是说,当我们用标签定义一个人时,是有局限性的。有时我们会这样定义我们自己,造成我们给自己的局限性。
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在我们观察时,总会不自觉的夹带这些评论,例如在评论句子中,往往会出现“每次”、“曾”、“总是”、“从不”等词语。
我们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而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体会和表达感受
第二要素,感受
很多人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而非我的感受是什么。
实际上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
作者在一次管理层协助会议上请求管理层们告诉员工“我们感到不安”,这遭到负责人的反对。于是作者问为什么不能做,主席回答说“一旦我们示弱,他们就会更加盛气凌人。”
对他的回答作者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对许多人来说,在工作时表达情感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最终在作者的请求下主席还是尝试将不安的感受告诉了员工,意外的是接受到感受的员工们非常支持,最后项目顺利通过。
这种表达自己感受的“示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人们通常会通过我们的感受逐渐开始了解我们,并且对我们所关心的事物产生兴趣。
区分感受和想法
在沟通中,我们需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当我们说“我觉得”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换成“我认为”或许更恰当。
还有些词表达想法而非感受的词语,如,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等等。
举例,我们在说话时表达的想法而非感受的例子:
- 我觉得你应该懂的更多
- 我觉得经常被打扰
- 我做的事总是得不到支持
实际沟通中,当我们要清楚地表达感受时,需要丰富的词汇,因为简单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的实际状况。
为了能更好的沟通情感,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下面举例来说哪些词语能很好的表达感受。
表达满足的感受: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感激、感动、乐观、自信、振作、振奋、开心、高兴、
快乐、愉快、幸福、陶醉、满足、欣慰、心旷神怡、喜出望外、平静、自在、舒适、放松、踏实、安全、
温暖、放心、无忧无虑
表达没有满足的感受:
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伤、沮丧、灰心、气馁、泄气、绝望、
伤感、凄凉、悲伤、恼怒、愤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不满、不快、不耐烦、不高兴、震惊、失望、
困惑、茫然、寂寞、郁闷、难过、悲观、沉重、麻木、精疲力尽、萎靡不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尴尬、惭愧、内疚、妒忌、遗憾、不舒服
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
感受的根源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平时沟通中,我们常会听到不中听的话,通常我们有四种选择:
- 认为自己犯了错
- 指责对方
- 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 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当我们遇到不安时,会去指责他人,或利用他人的内疚。这时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
例如,家长会跟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妈很伤心”,言下之意是爸妈的不快乐与否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
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但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长期来看会造成更加糟糕的情况。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我们就能做到不再指责他人。
非暴力沟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
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特别是在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作者认为,只要我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去指责对方,我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让我们双赢。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作者举了个例子
一位朋友说自己小时候为了得到医院里赠送的小礼物,装病让妈妈陪他去看病并且动了手术,最后获得了这个小礼物,在病床时他把这个礼物递给护士看,但护士以为是送给她的于是就拿走了。
这个不幸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会是多么的痛苦。
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此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认为别人不高兴是我们的责任。因此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许多人认为,爱情就是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随着关系变得“严肃”,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有责任让情人过的开心,于是,爱情开始沉重起来。
作者举例自己女儿玛拉的经历
玛拉以前是个“有礼貌的小女孩”,对别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她习惯于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
注意这个情况后,作者鼓励她大胆地说出心里话,当作者告诉她自己的看法时,女儿哭了。她很无奈的说,“但是,爸爸,我不想让任何人失望!”。我回答说,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诉,但无须责备自己。不久后女儿有了些变化,学校规定不允许穿牛仔裤,玛拉没好气的说“见鬼去吧”,作者很高兴玛拉终于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只是她还要学着尊重他人的需要,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认为牺牲自己迎合他人的代价实在太大,因此拒绝考虑他们。
此时如果他人遭遇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
此时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同时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篇到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下篇继续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版权申明
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opyright attention
Please don't reprint without authorize.
微信公众号,文章同步推送,致力于分享一个资深程序员在北上广深拼搏中对世界的理解
QQ交流群: 777859752 (高级程序书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