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三) 《微精通》

《微精通》

欢迎来到博识天堂,速学者的俱乐部。

作者指出一万个小时练习的错误理论。“好像要学会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成年累月的学习才行似的,忘了它们吧”

一万个小时练习的概念在开始时就吓退了大部分人。就像作者举例的那样。小时候喜欢摆弄组装收音机,但爸爸说只要我弄懂晶体管工作原理就给我买,我立刻兴趣索然,因为我喜欢组装收音机并乐在其中,可是解释工作原理是成年人的事,对我太难太陌生。

学校里那种学习太枯燥,太乏味,难度太大,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应该从更容易的方式入门,再解剖各个技能点,逐个击破。

速学者从一开始学习时就想好了要如何建立反馈和回报的激励机制。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一系列微小的成功,我们很容易失去信心,甚至放弃。

要让一样事情成为微精通有6个点。

1,入门技巧。用最容易最快速掌握的方式入门。

2,协同障碍。要学一个东西通常里面包含了很多个技能,这些技能通常融合在一起很难,但拆分开来相对简单。

特别是学习那些看起来很难的东西时,速学者通常会无意识的拆分每个元素,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单个元素上,这使得他们看上去似乎很有学问。

3,背景支持。为你学习的道路扫除一切障碍。比如购买你喜欢的,质量好的,适合的装备。甚至多买几个放在不同的房间里,我们记忆随时拿来用。

不只装备,还可以是环境,以及人。包括请私人教练,去更好的公司,更好氛围的学校等。对我们更有帮助,更能迅速解决心头疑惑。

4,成功回报。时刻关注回报激励机制,受到别人关注也好,给自己一点小奖励也好,激励机制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5,可复验性。把技能元素拆分开来后,对一些简单的任务不断重复练习,就能感觉到自己越来越自信。没有简单的任务,我们就主动塑造一个,比如写小说很难,但写100字微小说可以算简单任务。攀登珠穆朗玛峰很难,但攀岩运动可以算简单任务。我们可以用简单任务不断重复练习的方式,来增强自信心。

6,可实验性。要主动尝试不同的方向。作者举例自己在划皮艇时,一开始一直使用J形滑桨方式,后来咨询专家才知道要用C形,其实应该早就尝试C形L形Z形方式,这样就能体会到更多的可能,而不是照本宣科一味专研操作指南。

《微精通》

作者认为,学习有很多种,微精通是动态的,而阅读书本是静态的。一旦在微精通中找到其中的门道,我们就能够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作者用世界一流乐器制作者举例,他在年轻时兴致上来了想做把小提琴。于是看了乐器制作书,但看不懂,沮丧一阵后他决定根据自己想象的样子做一把,结果做出来惨不忍睹。但是回头再翻书看,他终于明白了书中所说的意思,于是又做了一把,这次结果相当不错。

其实学习的本质是观察,它能让我们清楚如何抓住每一步的重点所在。

作者在学习合气道时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进攻和防守时都要找到自己的重心,这样就提高了平衡性,进而增强了自信心,然后更确信自己重心是稳固可控的,进而更加信心十足,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学习也是一样,我们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到重点,比如煎蛋卷的重点是火候,劈材的重点是斧柄感受的重量等。

因此我们学习时首先要找到的是重点,否则我们不知道在每个技术步骤里该投入多少精力,于是每个环节都拼命练习,搞得疲惫不堪。“这就是很多人失败的原因,他们不知道哪里是该重点努力的地方”

作者又说,除了找重点,我们还要找乐趣,这能让学习效率翻倍。

他举例说自己曾想写部小说,折腾了一整年也没有进展,焦虑加沮丧。后来朋友建议他写微小说,这样会很有趣,于是他尝试每天写几篇几百字的微小说,兴致盎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掌握了写长篇小说的技巧,最后真的写成了小说并出版了。

不仅如此,我们最好能动用我们的所有感官来一个多维度的感知,这样乐趣和记忆深度就会放大。

他举例自己在学习国际法这种极其枯燥的领域时,不仅仅只是每天啃书本,他还去会见当事人,与人聊天,挖掘真实的情况,直接去避难中心了解事件进展,跟深海鱼民唠嗑,还买了他们的鱼,甚至找有一个废弃的岛屿建立自己的国家,从而学习国际法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有趣的故事。

《微精通》

这章中作者指出,人类是学习型动物,我们一生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以保持大脑的基本功能正常运转。 其实大脑神经系统的生长和改善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它并不只是某个时期的运作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现在行动并不晚的原因。

用大脑可塑性一流学者,迈克尔.莫山尼奇博士话说:

大脑塑造是一个物理过程。灰质实际上能变厚也能缩小,神经连接可得到锻炼并加强,也可被削弱或切断。

大脑上这些物理上的改变会体现在能力上的改变,如果我们学会了一个新舞步,就是在大脑上形成一个新的“连接”神经通路。而忘了某人的名字,则说明负责这部分的记忆连接退化或者断开了。因此‘用进废退’这个词语描述我们的大脑非常准确。

不过在现在发达的科技下,智能系统越来越多的环境下,我们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做,光靠电脑屏幕就能实现媒体的生活方式,这使我们在很多维度都无法得到锻炼,特别是多维度的感官,这使得我们开始经历一场小小的灾难,即无法更容易的受到各维度上的感知训练。

因此作者认为我们需要更多采用祖先狩猎采集式的自由博识的生活方式来增强我们自己的多维度感知力。

他举证神经学专家赫布律(Hebb’s law)在一项基础研究的发现:

某件事经历的越丰富,花样越多,对感官的刺激越大,这件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大脑里形成的连通性就越强。这其实就是增强记忆的比较好的方法,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更是抗衰老的有效手段。

如果有一天我们总是依靠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活着,就容易丧失定位,辨识方位的能力。相反如果我们用自由博识的方式,靠人脑的定位、辨识去旅行,即使使用导航也能让大脑得到锻炼,这样大脑就会充满活力。

下面的内容作者开始讲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

1.锻炼记忆。

记忆方法有很多,作者推荐了记笔记的方式:持续做内容精确的笔记,并附上照片或图片,回忆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因为大部分需要回忆的内容都已呈现在眼前。

2.书本靠后,感官向前。

人们认为以文字为基础、书本为中心、再加评论的学习模式比其他方法的效率要更高,所以忽略了探寻和观察的作用。这是有巨大问题的,这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很多人最后自我怀疑的原因,即‘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而他却能轻轻松松超过我。’

作者举例如果在我们吃培根前听到它在锅里发出‘滋滋’声,那会使得我们觉得嚼起来更加美味。同样的,如果我们听到不同节奏的音乐,就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色彩,这叫色听联觉。因为我们人类大脑能够同时记录声觉、触觉、嗅觉、甚至痛觉,这些感官互相沟通、交融、激发,这些多维度的感官刺激能建立起更加牢固的大脑神经连接,从而让我们对某件事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还有更快更好的学习方法 作者又举证迈克尔.莫山尼奇博士(就是最前面说大脑连接结构的那个)的话:

如果事物足够新奇,或者我们足够投入,学起来就会更快。

在这种状态下,刺激神经生长出来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会变得更加活跃,并建立更强、更深、更好的神经连接。

这里必须跳过一些内容与作者在后面的文章中提到的‘心流’联系在一起来说。

‘心流’概念由匈牙利心理学家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他为此写了本书《心流》正闲置在我的书柜上,其中心思想是:

在完全沉浸于活动中时,我们会进入一种意识不到时间的精神状态。我们专注力增强,感觉充满活力。

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的思维批判闸门关闭了,因而学得更快。

作者举例自己在不断尝试用钢笔或毛笔画出完美书法圆圈时,自己能轻松进入半冥想、全身关注的心流状态。在其他技能练习,或语言学习时经过10-15分钟的时间也同样可以轻松达到‘心流’状态。

为了促进心流状态的实现,作者对心流状态练习了很多次,提出了练习心流几个状态的心得:

他用数字标识心流状态,0-无聊,1-放松,2-可控,3-心流,4-兴奋,5-焦虑。用挑战的方式去练习心流体验,首先选出一个有能力攻克的挑战项目,如果这个项目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一点点,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很兴奋,如果超出了你能力范围很多,则会变得很焦虑。反之如果挑战完全处于掌控中,则会觉得感到无聊。

我们为了达到‘3-心流状态’,在练习时,如果觉得这个目标稀松平常,那就加大难度,如果觉得紧张不安,那就降低难度,放慢脚步逐步提高技能熟练度。如果到达并实现了‘3-心流’,那就太棒了,它能让人欣喜若狂,时间仿佛停止在那里,不知不觉4、5个小时就过去了,学习效率就在这段时间里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学习策略的偏见

这里谈到了偏见,他说,大脑的可塑性是可以延伸到我们的学习方式上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更好的学习。

其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的表扬与责备、鼓励与打击的模式会形成一种不好的偏见,即好像某种学习策略会好于另一种。但事实上这种默认的标准未必对你有效。

作者举例自己曾经也是偏见学习者中的一位,曾自认为自己是‘实践学习者’,所以买了台新相机后把一本厚1英尺的使用手册丢在一边,看都不看一眼就去摆弄相机。几个月后自己意识到他依然只了解到相机功能的一点点皮毛,于是只好坐下来仔细查看使用手册,并测试相应功能,以后的日子里每次按下按钮或试过新功能后,都会回查使用手册,在手册中努力学习每个相机的功能。

读者能否感知到,其实多种学习策略的储备会增强思维流畅性,使得我们能自由转换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视角,从而看到问题和事物的不同方面,即便它们是相互对立的,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眼界也加快了学习的速度也加深了知识的深度。

最后我想提一下作者对增强自信心的看法。 他认为‘微精通’(即博识与速学)能帮助你一步步树立信心,不仅让你拥有丰富的技能,更能储备多种学习策略,使得学习效率更高。其中自信心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引用科幻作者 A.E.van Vogt 的话说,“自信是一种简单的能力,是被问到时候能清晰响亮地说出自己名字的能力,是向人温暖致意的能力,是及时向他人表示热烈祝贺的能力。”

换句话说,意思是,忘掉内心的感觉,专心表现就行。

其实自信就是看你愿不愿意确立目标,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目标需要做的事情上。如果我们缺乏自信,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具备足够的能力,这时我们需要做就是回顾下自己的目标,并且行动起来,投入更多的努力。

作者说大多数人都没有滔滔不绝自信满满交流或演说的能力,但经过努力克服内心的胆怯后也能达到这种程度。一些极端的例子比如口吃者经过不断投入更多的努力最终成为天才演说家,常在我们生活中发生。

因此缺乏自信往往意味着我们只是不去尝试,不去尝试的投入更多的努力,最后导致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根本没有尝试过,出师未捷身先死。

《微精通》

如果你获得的微精通都在同一个领域,那么你离专家就不远了。 我们每天做同样的事会显得枯燥,可以在设定个目标,这样每天练习就会更加行之有效、完成后转向新的微精通或新的东西。

协同效应在职业领域也很重要,作者举例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他们对专业领域外的领域也很感兴趣,从中获得了很多崭新的视角,这反过来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性。

沃尔特.阿尔瓦雷斯博士就是跨领域通识教育的实践者。他儿子路易斯是个科学天才,但他却把他送进一所艺校和手工学校,以此增加路易斯更多额外的兴趣,路易斯最终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你懂得越多,越能对事物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你也就越有利。不同领域间的知识常常以惊人的方式互相取长补短。

《微精通》

任何领域的学习都是懂得越多越容易掌握,因为技能,观点,洞察力都是有交叉的。作者举例三岛由纪夫学习剑道时说自己在黑带考试时运用了写作时的心态。

博识让你的思维更加开放,更乐于学习,信心也变得十足。面对困难时会更加努力而不是退缩,你会努力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单一的固执己见,从而你会对问题有了各种佯攻和侧翼攻击的试探,而不只是正面强攻,这将最终导向胜利。

精通比微精通更加需要时间的积累。精通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关乎如何坦然面对瓶颈,是否能长时间保持专注。

为了能够长时间的重复练习,而不会无聊,通常大师们都会建立各种日常工作的仪式感,以此来实现长期的目标。

仪式感使得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变得有趣,给你更多期待或者提高忍耐度。 作者举例说比如你可以有一把“邮件查看帽”每次带上帽子就表示开始查看和回复邮件,也可以是一杯埃塞俄比亚咖啡,泡完咖啡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精通需要适度热情但也不能太热衷或痴迷,这会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另一方面,精通必须不断实践,为了练习摄影技巧,你得拍成千上万的照片才行。

《微精通》

作者认为我们曾被错误得教导,只专注一件事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其实所有成功人士的百分百专注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时间里他们要么休闲要么从其他地方汲取营养。

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被认为是专注于自己领域的专家,但他们其实同时学习艺术、手工、音乐,只是没有张扬而已。因为他们的博识需要被特意的隐藏起来,以免引发圈外人的误解。

博学家用他们掌握的多领域专业知识和兴趣来反哺自己的专业,为他们人生提供更多的视角和能量。

这里提到了世界观的宽窄。作者认为,世界观越狭窄,外部世界对他们来说越没有意义。反之,见多识广的人对生活有更浓的兴趣和更强的能力,并且更快乐也更坚强。

这里提到了一个在德国集中营里呆过的人维克多.弗兰尔克,他在极其痛苦的环境中活出了自我,并著作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一经典书籍。 以此引申到我们生活中总会遭遇伤痛和失败,在重整旗鼓的过程中,精神世界的宽与窄直接决定了生与死。 作者说,比起单一的狭窄思维,博闻广识的大脑帮助我们搜索到更多的资源来应对生活的打击。

接下来他举例很多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多种业余兴趣来反哺自己的专业的。

很多科学家,用玩乐的态度对待问题,这也是他们有很多兴趣的原因,微精通本质上是一项好玩的活动。

《微精通》

作者提出一个问题,“这个世界迫切需要更多科学类毕业生和专家吗?”许多科学家和技术经理,以及CEO给出答案是“不需要”。

大量毕业生和专家,缺乏组织、沟通、和管理能力,所以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有智慧、有创造精神、并具有多项微精通的人。

作者认为,在创造和创新上,基础知识越广,模式和案例的来源就越多,这说明,新思想的潜在基础越大,观点多样性和创造力就越大。

作者也认为不只是发明家和作家需要创新,我们每个人每项工作,每个生活细节都需要创新,创新创造会带来更多乐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开放思想在你的学习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现代专家都害怕跨出自己的领域,同时与外来入侵者殊死搏斗,这会导致固步自封,应该反过来,注重开放和分享,才能学到更多东西成为强者。

微精通使你不再自我设限,不再认为自己兴趣幼稚或肤浅,慢慢的你将对任何事都饶有兴趣,这将开启有趣、专注和博学的人生。

《微精通》

作者接下来会介绍39项自己学习过的微精通,以此来让读者明白,什么是微精通,怎样识别微精通,怎样学习微精通。

每一项微精通,作者都从6个方面去解释,这6方面为,入门技巧、协同障碍、背景支持、成功回报、可复验性、可实验性。

首先作者说的是手绘漂亮的线稿草图。

入门技巧为找张喜欢的线稿临摹,用黑色美工笔临摹画线和握笔。

协同障碍是画的好玩和画的像,这两项技能需要协调,精华部分可以画的显眼点,无聊的东西可以省略,这样画起来更开心,效果也更好。

背景支持是买好的贵的素描本,和喜欢钢笔,让自己画画的时候更舒适心情更美好。

成功回报,无论多基础画完一张就有成就感,画过很多张摊在桌子上能作为更大的激励和动力。

可复验性为,画很多次后,自己对物体的观察啊更加清晰透彻,同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很多样子。

可实验性为,可以尝试扩展到画水彩画,墨水画等会让自己有更多的绘画技巧。

接着作者又说了皮划艇翻滚技巧的微精通。

他说很多人做了大量滑桨后才开始学翻滚,其实完全可以先学翻滚,这样会有更大的成就感。

入门技巧为,在码头或泳池边扶着栏杆练习,这样让自己感觉安全。

协同障碍是,臀部发力和滑桨技巧的配合。反复练习真切感受,臀部、船体、滑桨三者之间的关联。

背景支持,买好一点的装备让自己更舒服,包括,耳塞,干式潜水服,头盔,好的桨。

成功回报,是在湍急的水流中知道了怎么翻滚就不会害怕了。也成就了自己的绝活可以在朋友面前一展身手。

可实验性为,可以扩展到单手翻滚,双人翻滚等多项技能。

第三个是测量洞有多深。

入门技巧是,用石头扔进去,计时并用重力加速度计算深度。

可以找一块高尔夫球大小的石头,这是装备。

回报是,可以轻松的知道洞的深度。

可实验性为,可扩展到,这条河有多宽?这棵树有多高?用简单的工具和物理知识就能计算得到。

《微精通》

第四个案例是砍树,很大很粗的那种。

入门技巧,用斧子砍出V形缺口。

协同障碍,如何用平衡用斧子上的力量,让斧子的自重发挥作用,这样砍起来会很轻松。

背景支持,选适合大小的斧子,一把好斧子能省掉你很多力气。

成功回报,砍原木很有成就感,飞出来的木块还能当柴烧。

可复验性,斧子的保养和磨砺很容易,能吸引人不断练习,提高砍伐技能。

可实验性,可以扩展到建造一座小木屋。

第五个爬绳技术

入门技巧,关键在脚不在手,双脚呈s形绕在绳子上,一上一下,高位时向下踩,低位时脚做支撑。

协同障碍,脚和手的协调配合。

背景支持,粗绳和细绳,先粗后细。

成功回报,爬绳是很棒的全身运动,能锻炼上身、小腿及脚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可复验性,每次爬绳可以计时,练的足够好了去参加爬绳比赛。

可实验性,爬绳能带你走进令人陶醉的攀爬世界,爬上巨树或山顶,一览众山小。

第六个站上冲浪板

入门技巧,下水前练习靠脚跳到板上,而不是膝盖。在地上,肚子着地板,做俯卧撑状,眼睛向前,使劲拱起背,跳起来,前脚落在与肩膀平齐的地方。

协同障碍,如何把握海浪向上推力,和冲浪板的移动速度,使之同时达到最佳时机,太早不稳定,太晚会失去对板的控制。

背景支持,买耳塞,防寒泳衣,好的冲浪板,去海浪浪形好的海岸,因为复杂的海浪学习起来更困难。

成功回报,冲浪会让你很爽,它是拯救你枯燥乏味的办公室日常的一剂良药。

可复验性,冲浪会上瘾,叫上三五好友可以玩很久。

可实验性,可扩展到不用冲浪板的人体冲浪。

第七个自选话题演讲15分钟

众所周知,公开演讲比死亡更可怕,却无意是大多是职业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之一。

入门技巧,马上真实描述你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做。如果觉得紧张、没准备好,就直接告诉听众。说清楚自己这方面知识的局限性,到底懂多少,这个主题让你联想到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协同障碍,中途卡壳马上请教听众。热情、尊重、谦恭对待自愿出来帮助你的人。首先问他们名字、职业、来自哪里,大家喜欢讲一些个人经历。然后仔细谨慎的提问,引出他们的内容。千万不要敷衍了事或带有嘲讽口吻妄加评论。

背景支持,救命稻草是扭转情绪。感到不舒服时,静下心来,查看研究,这样才能获得更多客观可信的资料来帮助我们演讲。

成功回报,公开演讲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只要尽量放松,和听众积极互动,不去绞尽脑汁回忆讲稿内容,就算讲不是特别好,大家也会觉得你很有趣,会开怀大笑。

可复验性,一有机会就主动演讲,这是增强信心和提升幽默感的方法,而自信和幽默通常是成功演讲的关键。

可实验性,公开演讲会带你进入即兴表演的领域。在即兴表演中要努力让合作伙伴表现优秀,而不是炫耀自己。大家尽力成就对方。

第八个砌墙

入门技巧,关键在于水泥。按比例混合沙子和水泥再加入增塑剂。

协同障碍,慢慢搅拌混合均匀是关键,太希砖块会在层层重压下下沉、错位。太稠太硬会使得砖块间难以粘合。

背景支持,增塑剂、细沙、泥刀、水平测量仪。

成功回报,在“升起墙体”的工作中,人们还能感受到一种近乎原始的成就感。

可复验性,砌墙时能大量重复砌砖基本动作。

可实验性,可扩展到五花八门的砌筑方式,甚至造一栋房屋。

第九个剧本对话写作

入门技巧,对话者的身份地位的体现,用戏剧性的有趣对话来揭示身份地位的差异。精彩的对话,要赋予对话人物各自的地位层次,这不是指社会地位,而是交互地位。

协同障碍,依靠有意义的内容来平衡对话中的现实主义。重要的是:不论地位高中低,人物都可能快乐而积极,也可能刻薄而消极。

背景支持,要考虑角色间的关系,吸引我们的是关系而非怪诞的角色。例如一个变态连环杀手的怪异模样能让我们关注5分钟,如果给他设置几个受害者,以及一个追踪他的警察,我们会迷上好几小时。

成功回报,想想自己认识的人,考虑他们身份地位方面的关系。

可复验性,可阅读莫里斯的《男人女人行为观察》了解更多关于身份地位的观点。

可实验性,可扩展到生活中的观察。有些人终日占据高地位,另一些人能在不同地位间转换。例如船王奥纳西斯,地位几乎凌驾一切,在丘吉尔登船时,为了避免冲突,他切换到低地位的状态。

《微精通》

第十个黏土头骨制作

入门技巧,让自己局限于头部的关注。

协同障碍,把头骨做的栩栩如生和把它做得像。

背景支持,使用好的粘土。

成功回报,可以逗孩子开心。

可复验性,随身带着橡皮泥,随时见到的人制作头骨模型。

可实验性,制作不同动物的头骨模型。

第十一个烘培手工面包

入门技巧,时间掌控和保湿。

协同障碍,平衡烤箱的时间和温度。

背景支持,好面粉。超级高劲面粉或自己喜欢的

成功回报,做出美味的面包。

可复验性,每周做一次面包让家里储备充足。

可实验性,做各种面包实验。

第十二个空中舞剑嗡嗡作响

入门技巧,轻握剑柄。

协同障碍,用力与放松。

背景支持,买一把木剑。

成功回报,立于晨曦之中,一次次地挥剑而下,心绪交织于宁静和更加专注之间。

可实验性,可以继续学习其他剑术。

《微精通》最后一部分,微精通你的人生

他指出,”一切始于兴趣。如果不感兴趣,我们不会关注,更不会学习。快乐的人有很多兴趣,人也很风趣。”

作者用老虎与笼子来比喻我们的精神世界。他说老虎就是你拥有的所有被束缚的能量和热情,但它被关在一个笼子里。我们需要一把钥匙打开笼子,只要你能找到打开笼子的钥匙,所有的优柔寡断、怠惰懒散、缺乏进取都会不复存在。

这个笼子就是被我们以各种理由或自卑束缚起来的精神世界。它有两道门,一道是大一点的,看着很容易钻出去,很诱人。另一道则小一点窄一点,看着似乎钻出去会很痛苦。

起初我们都选择了大一点的那道门。大门通向满是食物的地方,一开始看上去自由的不可思议。我们狼吞虎咽着所有食物,变得又大又肥又笨拙令人厌恶。慢慢地时间长了,我们发现自己其实进入了另一个更大的笼子,只是这个笼子大一点,但还是笼子。于是开始查看出口在哪里,不久查看到一个出口,无需钥匙,但非常小和窄而且低,自己无法穿越,我们开始厌恶所有精美的食物,可是又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由于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无法减轻体重,我们的热情开始衰退,我们变得疲惫、衰老、甚至害怕外面的世界。与此同时我们开始意识到工作、职业、专业化其实是与这个有活力和热情的世界交流的手段,但是太晚了。然后我们又想,其实能与世界交流了又如何,那也只是另一个笼子,于是就说服了自己继续呆在这个笼子里。
我们另一些人清醒的稍微彻底一些,开始意识到要控制自己,我们开始研究怎么通过这道又小又窄又低的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克制自己对美食的欲望后,通过了小门,小门通往一个食物贫瘠的地方,那里只足够支撑我们观察和学习。同样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自己仍然身处在另一个笼子里,笼子里也有一个小出口,不过我们保持着纤瘦的身材,一下子就穿了过去。这之后便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了,我们不停的穿梭在不同的笼子之间,虽然仍然在笼子中,但相对来说我们已经是自由的了,不再被某个特定的笼子所束缚。

实现了自由后,我们的精力和热情再也没有减退,反而更加强烈,我们心态变得积极、开放、包容,对一切都充满兴趣。

作者说,“生活的目标是,利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跳出樊笼,过你能过的充实的日子。那意味着,你要变得更加博识,开放,有活力。”,“微精通能让你对任何期待的东西都饶有兴趣且积极投入,让兴趣保持和扩展,并且轻松流畅的转换,这样你就能走出笼子”

接着作者开始阐述多个自我的理念

作者很认同多重人格心理学,它认为我们心里住着很多个不同的自我,每个内在的自我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喜欢看电影,有的爱看书,有的爱运动,有的喜欢出去玩,有的喜欢技术,有的醉心于商业和赚钱。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束缚着她们,强制要求她们别捣蛋,专心伺候其中某一个自我,比如技术或者商业赚钱。

我们试图通过扼杀多个自我来达到强化某一个自我,这种遏制各种自我的发展的手段,让事情变得更糟。

作者举例《熊猫功夫》中的片段,愤怒的师傅说道,“内心平和!内心平和!内心平和!”,其实这里传达出的信息是,我们无法仅仅用语言或一厢情愿的想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我们需要进入的一个不同的自我,而不是平静下来,如果这时能转换到一个新的自我,一个喜欢专研当前事物的自我,我们就能立即平静下来。

很多情况下,我们如果处在不合适的自我人格中去面对当前的困难,就会加重可能导致疾病的压力。如果这时我们拥抱多种自我而非对抗,我们就能积极寻找切换自我的方式,这样就能更好更有效的处理当下的问题,微精通就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作者举例一个水兵的例子,他叫尼克,在服役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叛逆,这个叛逆自我以毁坏其他自我的努力成果为乐。因此他开始寻找各种解决办法,他想着如何转换这个叛逆的自我,幸运的是他找到了艺术,艺术是对日常乏味生活的叛逆表现,他开始画画,开始吹口琴。在服役期间一直忙着吹口琴和画画,这两种技能小有所成后,人们议论纷纷。他渐渐意识到,按部就班的工作是扼杀创造力灵魂的陷阱,他需要更多的自由来开发有所发展的天赋。
退伍后尼克继续绘画,并开始雕塑事业,他雕塑各种罪犯头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他又参加乐队,这开辟了他艺术生涯第二条发展路线。每项活动都有助于其他活动的发展,例如商业音乐工作带给他更多佣金,从而能够支持雕塑事业。尼克进入一个全新的自我,不但转换了叛逆的自我的方向,也从更大更广阔的世界中得到了肯定。

作者说,临时打破各种自我的运作,它们将回头重新争夺地位这将导致我们更多的‘内耗’。多个自我应该有效得到尊重,这样才能实现顺畅的转换,微精通就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应该把多个自我想象成仍性的家庭成员,为了得到关注而打斗,直到被认可、受到尊重。

作者又说,微精通其实和朋克精神很相似,朋克精神强调“为什么不试试呢?”,微精通也是,与其傻等理想时刻的到来,不如发现一个简单的版本,一项微精通,多玩多实验。

微精通防止了悲观主义

作者指出,悲观主义是个骗子,它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却不让我们参与改变。悲观主义的口头禅是,“不值得”。我们常常会自我设限、以及自我破坏,只要有一点点微小的迹象,我们就觉得自己做不好,“我没时间”、“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

微精通实践了兴趣,达到了博识,防止了悲观主义,它让我们着眼于建立发展自己的兴趣、才干、技能,我们会发现真正的成功是在于不断完善自我,其他一切都只是偶发事件。钱只能带来一时的快感,买一幢房子和很多汽车,无论有无修饰,你仍然是个傻瓜,你无法购买思考方式。而有了兴趣和博识则不同,它能给你带来持久的乐趣、知识、成就感、自信和充实的生活。

作者认为,如果一个人学到了东西,关心了别人,磨练了技能,传授知识给了他人,发展了才华,找到并做好了事情,那么这个人的生活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成功。

最后作者希望读者能有更大的视野和蓝图

如果我们学习和实践了很多兴趣,就会变得更加多才多艺、更快乐、更成功。相反,如果我们以牺牲其他自我为代价,来过渡发展某种自我则会变得扭曲。如果过渡开发某方面能力,可能导致我们缺乏同理心,到头来我们可能会轻视他人,这是导致不幸的根本原因。过渡开发某方面的副作用很大,我们应该开发所有的方面,为每个自我一个寻找一个微精通,通过这样的方式释放自己。

拥有自由博识的世界观会带你涉足很多事情,这能让你在涉猎过程中探知自己真实而惊人的潜力。
· 读书笔记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 版权申明

    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读书笔记(三) 《微精通》

    Copyright attention

    Please don't reprint without authorize.

  • 微信公众号,文章同步推送,致力于分享一个资深程序员在北上广深拼搏中对世界的理解

    QQ交流群: 777859752 (高级程序书友会)